您的位置首页 > 半世纪童话

破碎的时间(民间故事)

一、车祸

人到中年的老郑是交警队的干警,他把自己的全部青春都奉献在了自己的岗位上。老郑正义感极强,做事一丝不苟,工作上他更是兢兢业业,从来没出过任何差错,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他自己也被提拔到了事故鉴定科科长的位置,并被队里的人们视为“专家”,在当地享有不小的名誉,像他这样把工作当生活的人可不多见。

因为制度改革,老郑不仅要忙业务上的事,还要搞一些文字方面的工作,为了及时向上级汇报,老郑正熬夜写着报告。不知不觉有些口渴,正准备喝口茶水,却发现杯子里的茶水都凉了,他抬头看了一眼时间,0点30分,心想反正妻子去看在外地上大学的女儿不在家,今晚就熬个通宵吧。老郑刚要给茶杯加点热水,这时,屋里的电话急促地响了起来,工作经验丰富的老郑不禁眉头一簇,心想这个时间的电话一定是外勤警员打来的,很可能是发生交通事故了,他敏捷地接起电话,认真地听着从话筒里传出来的声音。

果然不出所料,发生了交通事故,一辆轿车撞了人,事故发生在鸳都市的商业步行街。距离并不远,为了准确取证得快点赶过去,老郑叹了口气,无奈地喝了一口凉茶,披上衣服便驱车赶往事发地点。

在老郑的印象里,鸳都市的商业中心在白天时是非常热闹和繁华的,不过到了晚上,大多数商店关门后,这里就十分冷清了,如果有交通责任纠纷的话,恐怕很难有其他的目击者在场。

老郑很快赶到了事故现场。远远地就看到了闪着警示灯的外勤警车和救护车,还有一辆歪在路边的黑色进口轿车,轿车身后拖着长长的刹车痕迹。事故发生在步行街与机动车道的交叉路口,因为只要定时让步行街的人流通过就可以,所以这里只设了一部红绿灯。

老郑绕着黑色进口轿车转了一圈,轿车几乎没有变形,倒是在车前方五六米的地方有一摊血迹,应该是被撞者留下的,伤者已经被救护车接走了,但这个碰撞距离恐怕此人凶多吉少,老郑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推断。

在血迹的不远处还有一包塑料袋,塑料袋上印着当地24小时营业超市的标志,塑料袋里装的是套装的冰激凌,已经融化的不成形状了。这种红绿灯处的车辆撞行人事件,绝大多数都是其中一方闯红灯造成的,只要搞清楚事发当时的红绿灯状态就可以判定事故责任了,老郑很快从现场勘察中得出了结论。

一名外勤警员正在跟一男一女交谈,看到老郑正向自己走来,外勤警员马上上前汇报了一下现场的情况,是机动车道行驶来的黑色进口轿车撞到了一个老人,受伤的老人已经被救护车送去医院抢救了,但伤势很重,凶吉难卜,黑色进口轿车上是一男一女,男的是驾驶员,神智清楚,酒精测试结果是阴性。

老郑点点头,心想自从实施新法规后,酒驾的人明显少了,然后对外勤警员说:“辛苦了,我来询问一下车主。”

车主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面容清秀,发型时尚,衣服修身,是精心打扮过的,但固执的老郑喜欢把这类人归纳于不本分、不正经的那一类,老郑心想:这样油头粉面的小伙子不靠谱,我自己的女儿千万不能嫁这种人!

小伙子敏锐地察觉到老郑正在观察自己,便做出一副老实的样子,向老郑点了点头。

老郑装作若无其事地问他:“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哪个单位的?”

小伙子赶忙说:“我叫杨康康,本地人,自由职业。”

自由职业?现在没有正经工作的年轻人也开得起进口轿车了,老郑继续询问他关于事故的一些问题:“发生事故时,你车速多少?”

小伙子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回答非常关键,他挠了挠脑袋,眼角的余光飞速地在四周扫来扫去,想寻找限速牌之类的东西,可惜没能找到,只好说:“30公里吧?不,是20公里。”越说越没有底气,最后干脆说:“总之我是以正常速度行驶的,就是…没有超速。”

老郑不露声色,但心想这小子在说谎,因为根据轿车的刹车痕迹,鉴定科有能力判断出事故发生时车辆的确切时速,而且之前老郑目测过这次事故的刹车距离,根据老郑的经验估计,这辆轿车在这次的事故中十有八九存在超速行为。老郑决定先按兵不动,等鉴定科的准确结果,于是又问:“事故发生时交通信号灯是什么颜色?”

小伙子愣了一下,仿佛被戳到痛楚,这个反应可不太妙,老郑把他的反应记在了心里,小伙子下定决心似得赶忙说道:“是绿灯!我通过时这里是绿灯,是那个老头突然闯进来的,是吧?”小伙子用手拉了一下他的女伴。

小伙子的女伴是一个面容白净的微胖长发女孩,她穿着一种连体毛衣,在不安地啃着大拇指指甲,看到她,老郑想起了自己的女儿,就是一旦瘦下来绝对可以算得上是美女的那种类型。

“你叫什么名字?”老郑问女孩,语气变好了一点。

“穆念念。”女孩有些紧张,但不咬指甲了。

“车祸发生时,是绿灯吗?”

“我不知道。”穆念念不安地看了看杨康康,杨康康瞪起了眼睛。然后她接着说“但我认为是绿灯,因为出事后我下车,刚好看到信号灯由绿色变为红色,也就是说,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应该一直是绿灯吧,因为从出事到我下车最多也就十几秒的时间。”

“这样啊,我明白了”女孩的逻辑就是比同龄男孩要清楚一些,难怪大家都说年轻男人就是没用,老郑点了点头。

穆念念以为老郑是在赞同她的回答,女孩高兴地差点跳了起来。

孩子气十足啊,老郑心里无奈的叹道。

这时外勤警员过来告诉老郑:“刚接到消息,那个老人死在医院了,要不要过去看看?”

“好吧,那这里就交给你了。”老郑转身离去,这样子就没办法听取伤者的证词了,总之先过去看看吧。

二、家属

老郑赶到医院后,遇到了死者的家属。死者家属表情沉重,从他们那里,老郑了解到了一些关于老人的事。老人曾经在渤海大学任教授,德高望重,成绩斐然,在去年才刚刚退休,准备回归故土享受下属于老年人的天伦之乐。

“老人喜欢吃冰激凌吗?”老郑询问死者的儿媳,儿媳虽然不是死者至亲,但关于死者的一些生活细节,恐怕问家庭中的女性才比较靠谱,男性很少会在乎这些事的,女孩才是小棉袄,老郑不禁庆幸自己生了个女儿。

“啊?不会啊,他怎么会吃那种东西。”儿媳显得非常意外,不明白为什么老郑会问这种问题,她穿着居家服饰,一看就是急忙从家里赶出来的,脸上画着淡妆,可能是刚刚补的,总之,是一个有魅力的女人。

“是这样的,老人半夜去购物了,而且买了套装的冰激凌。”老郑解释道。

“竟有这种事,难怪爸爸会在半夜出去,应该是给我儿子买的,儿子爱吃冰激凌,而且今晚本来就是爸爸在照看他。”儿媳边说边点头,好像明白了老郑的意思。

“原来如此,老人出事真是非常的不幸,为了协助调查,能详细说一下老人的行为习惯吗?”

“好吧,希望你们能早点查出真相,一些情况我也了解到了,但我认为爸爸是不会闯红灯的,因为他不是那样的人。”

根据死者儿媳的描述,这位退休大学教授是一个对自己要求非常苛刻的人,他会每天按时起床晨练,按时吃饭,按时睡觉,他的房间一定要整整齐齐,规规矩矩,只要有东西不在它该在的位置上,老人就会立刻纠正它。但这样一个循规蹈矩的老教授又特别溺爱自己的孙子,对自己的孙子百般爱护,对孙子的要求百依百顺,以至于儿媳都担心他会把孩子惯坏了。

老郑随后检查了死者身上的随身物品,只有一个钱包和一串钥匙,钱包里有几张小额现金,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和银行卡一起被码放的整整齐齐,在钱包夹层里老郑找到了一张步行街24小时营业超市的银行卡结算单,时间是昨天的23:45,显示了66元的金额。老郑看了一眼老人的银行卡,是百万信用额度的黑卡,到底是大学教授啊,就是不一般,用黑卡给孙子买冰激凌。

接下来的调查十分尴尬,虽然信号灯在按照自己的规律有条不紊的工作着,可知道具体时间的工作状态,可是由于步行街与机动车道交叉口处没有监控,而且轿车上也没有安装行车记录仪。并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事故发生的具体时间,因此,想客观推断当时的红绿灯到底是什么状态就十分困难的。

于是老郑通知死者家属,要求他们要尽快尝试寻找目击者,如果找不到目击者的话,就只能按照驾驶员所说的来进行责任评判,那将对他们非常不利。

死者家属们非常悲伤,但他们坚信老人不会闯红灯,老郑表示同情,但老郑只能告诉死者家属法律是公正的,会还他们公道,但经验丰富的老郑清楚那个时间段想找目击者实在是有点异想天开,老郑不禁替死者家属们捏了把汗,这样下去,恐怕他们会败诉。

第二天老郑上班途中,便在大街小巷上看到了死者家属们贴出来大大小小的告示。唉,就算是有,人家也不一定愿意出来作证啊,老郑叹道。

三、目击者

老郑正在科长办公室里整理着材料,突然听到有人在外面大厅里喊。

“有人吗?我看到了那起车祸啊,我是目击者!”

就在告示贴出去的第二天,一名叫欧锋锋的男子来到了交警队。

“你在当晚看到了车祸发生吗?”老郑问道。

“是的,我也准备过马路,但人行道这边是红灯啊,于是我就在等待信号灯变绿灯,这时我看见远处有一辆车行驶过来,可是那个老头好像没看到红灯,依然想过马路,于是就被车撞到了。”

“你是说,车祸发生时,人行道这边是红灯,而机动车道那边是绿灯吗?”这个问题非常关键,老郑又详细的问了一次。

“是啊,这是当然的嘛,我都看见了。而且当时我还看了一下手机上的时间,是0点0分45秒,大晚上的看见车祸实在太吓人了。”欧锋锋说。

“你既然在现场,为什么不报警?”老郑冷不丁抛出这么一个问题。

“我是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可是后来还是良心发现了。”欧锋锋语气非常镇定,仿佛排练过很多次。

“那一带到了晚上就会人迹罕至,你到那里做什么?”

“不要怀疑我嘛,我只不过是路过而已,我从外地开会回来,下公交回家时是会经过那里的。”欧锋锋依然面不改色,“这点,我公司的老板可以作证。”

经过核查,那部信号灯的工作周期是2分钟,就是红灯和绿灯会交替各亮1分钟,而且信号灯维修部门的技术人员也拍着胸脯说那个是不会有误差的,是百分百准确的电子钟!于是倒推回去的话,在事发当晚0点0分45秒的时间,机动车道上是绿灯,对应的人行道上是红灯,而且在15秒后机动车道上的绿灯会切换成红灯,与穆念念的证词一致!

而且欧锋锋的证词也向他的公司进行了证实,公司老板完颜烈也说的确是有派遣他到远一点的地方开会,而且从开会结束的时间、欧锋锋的住址等细节来推断的话,欧锋锋的证词都非常合情合理。

但是精确到秒的证词无论如何都太可疑了,像老郑这样工作多年的老人也是头一次听到这么精确的证词。直觉告诉老郑,这里面必有蹊跷。

可是死者家属那边却一直没有进展,虽然张贴了寻找目击证人的广告,可是出现的目击证人带来的证词却对他们不利,如果死者家属再不拿出点什么来的话,在法律上就真的站不住脚了,但欧锋锋的那套精确证词,老郑是从心底里怀疑的。

可是还是要办案,有证据总比没证据要强,根据鉴定科对刹车痕迹的最终判断,杨康康在事故发生当时的确存在超速行为。根据欧锋锋的证词,是老人有闯红灯的过错。因此法院最终判定杨康康负次要责任,而死者这边要承担主要责任。但死者家属们对判决非常不满。

“郑警官。”

老郑已经准备好下班回家了,今天他朝思暮想的女儿放假回家了。这时却有人喊住了他。

“是你啊。”老郑不好意思的朝她点点头,来者是死者的儿媳。

她今天打扮非常朴素,但依然很漂亮,但对于这样一个美女,老郑现在却想着如何避开她的目光。

“法院的判决结果您已经知道了吧?”她明知顾问道。

“是的,很遗憾。”老郑无奈地说。

“这是对爸爸极大的不尊重,您是怎么看待对方出示的哪些证据的?”她质问道。

“那些证据很有问题。”老郑实话实说。

“我们还会继续上诉的,我们不会屈服的。”她生气地说,目光扫到了老郑已经收拾好的办公桌,“您要下班了?”

“今天女儿回家了,不过你放心,我一定会把案子查清楚的。”老郑说道,但随后他就后悔了,这个承诺很难兑现,他分不清刚才说话的动机是自己作为警察的正义感还是出于对女性的保护欲,但话已出口,他是绝对会践行自己的诺言的。

“谢谢您。”女子神情缓解了很多。

她的目的达到了,老郑心想。

女人跟老郑道谢后便匆匆离开了,她的背影很漂亮,美貌本身就是女性的武器,老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受到了她的影响。

四、真相

法院判决已出,一切看似都要尘埃落定,然而交警队的事故鉴定科队员们最近都特别忙碌,他们又重新整理了卷宗和证据,并对现场重新进行了勘察。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名警员在现场发现了一只损坏的石英手表,这只手表的表带已经断裂,表芯已经损坏不能继续工作,静静的躺在事发地点不远处的角落里,而且根据上面沾有的指纹推断的确是死者所有的物品。

这是件物品的发现引起了老郑的兴趣,他拿过手表来小心翼翼地检查了一下,这是一件非常古旧的石英表,看上去是非常符合老人风格的东西,手表已经被摔坏了,时间停在0时1分45秒。

因为新物证的发现,老郑邀请老教授的儿媳来队里辨认。

她身着正装,是个气质美人,老郑不由心生仰慕。

死者儿媳说,这件手表的确是老人的,但是老人已经很久不用了,为什么老人会突然带着它出现在事发地点她也不清楚。

这个时间,刚好跟欧阳锋的证词差了一分钟,老郑敏锐的意识到,如果这只手表是在车祸当时损坏的,那么它记录下来的将是真正的事故发生时间。

为了确保准确性,老郑邀请了他的老同学,同时也是本市的刑事案件鉴定科的专家来进行更精确的判断。

“这个表是石英表,区别于机械表,这种表的动力来自于里面的纽扣电池。”刑事案件专家老谭检查后说。

“这些你不说我也知道,我是想搞清楚撞击会不会引起表的指针位置的变动,换句话说,这个坏表能不能证明事故发生的时间。”老郑此刻心情有些激动。

“指针位置应该不会变动,表的指针跟里面机芯的齿轮是环环相扣的,只能通过旁边的旋钮调节,所以…”

“所以在被撞坏后,它上面的时间就停止不动了对吧?”老郑迫不及待的说。

“嗯,是这样子没错,为何你这次对这件案子这么用心?”老谭眼睛斜看着他。

“我不一直都是这样子的吗?”老郑反问道。

“不想说就算了,总之,别被自己的主管感受蒙蔽双眼。”老谭随后狡诈一笑,“你要怎么回报我呢?把你女儿嫁给我儿子吧?”

“别闹了!我请你吃饭行了吧,想吃什么?说!”

有了这件经过专家鉴定过的石英手表,事件再起波澜,因为石英表上的时间与欧锋锋提供的证词存在1分钟的差距,这1分钟的差别对应着交通信号灯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更事关此事件最终法律责任的归属。

欧锋锋存在做伪证的嫌疑,老郑在饭局时就把他的想法跟老谭交流了一下。老谭提出了由刑警队出面对这方面展开调查的建议。

不愧是刑警,欧锋锋在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带走的第二天,他就全招了,事发当晚他并不在现场,但他与杨康康私交颇深,是杨康康求他做伪证,并承诺事后替他偿还所有的赌债,债台高筑的他也是不得已才做出了这种选择,并且在来做伪证之前还进行了精细的排练。

伪证被推翻了,法院的判决也被逆转,死者家属很快得到了应有的赔偿,杨康康、欧锋锋也锒铛入狱。

“我当时远远看到信号灯是红色的,我感觉等我开车过来时应该会变成绿色,当时穆念念一直在旁边闹分手干扰我驾驶,我为了安抚她才没有把精力投放到信号灯上,我说的都是真的!”杨康康在最后一刻依然在为自己辩护,还不忘分一点责任给穆念念。

办公室里的电话又响了起来,老郑拿起话筒放在耳边,里面传出了老人儿媳的声音。

“是郑警官吗?实在是太感谢了。”

“客气客气,这是应该的。”

与老人儿媳通完电话后,老郑感到十分满足,这个事件终于水落石出了,也没有那么难嘛。

老郑懒懒地坐在椅子上,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

五、真相之后

就在事件结束后一周,老郑一人独自走在步行街上,经过了出事的那个交叉路口,意外地看到了那个微胖的少女,她把一束花放在了路口。穆念念抬起头来,也看到了老郑,咧嘴一笑,露出雪白整齐的牙齿,老郑也对她抱以微笑。

“没想到你们这么厉害。”穆念慈说。

“事实就是如此啊。”老郑笑道。

“不过,那晚我说的,也是真的,我下车后看马上就看到绿灯转变成红灯,但也可能是我太紧张感觉错乱了”穆念慈也笑着说。

“是啊,人在紧张的时候就容易犯错。”老郑担心她有心理负担试着安慰她。

“其实,康康他说的也没错,我那晚的确在跟他吵架,他很分心。”穆念念小声说。

“这样啊。”老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

“那么,再见。”她一甩长发,转身头也不回地走了。

老郑目送她离开,开始思索她所说的话,出事故后立刻下车看到绿灯刚刚变红,而她说自己下车也不过十几秒的时间,如果按她所说的话,杨康康是没有闯红灯的。

延步行街走着走着,老郑发现自己到了那家24小时营业的超市门前,他想起了袋子里的冰激凌,那一定是老教授孙子爱吃的东西。天气越来越热了,为了乘凉老郑走进了这家超市,超市里商品很多,种类齐全,他漫无目的地逛了一会,注意到了老人那晚购买的冰激凌,是组合套装,58元。

老郑猛然想起了那张66元的收据,看来老人还购买了别的东西,会是什么呢?但是从现场的东西来看,没有别的了,这激起了老郑的好奇心。

老人还买了什么?差价是8元,老郑四处寻找单价8元的物品。

“你好,请问你们这里单价8元的商品有哪些?”老郑拉住身边的一个年轻女服务员问道。

“啊?”女店员面露难色,“这太多了,我恐怕帮不了您。”

老郑只好放弃,然后挑选了一罐凉茶走向出口付款,这时,他注意到了收款机附近的货架上摆着的一种商品,纽扣电池,8元。

石英手表,纽扣电池,这两个组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功能。而且教授的儿媳也说搞不清楚为什么教授会突然带着那块老旧的手表外出。

老郑明白了,一定老人把自己家里长年不用,电力耗尽的老石英表带了出来,购买并更换了新的电池!那么这块表之前是不工作的,老人是如何校正时间的呢?

可是从老人身上没有发现别的计时工具呀,那么他是怎么知道时间的呢?老郑陷入沉思,突然,老郑的目光透过超市的橱窗看到了对面银行的电子挂钟,那个电子挂钟也是24小时工作的,老人应该是看着这个调的时间!

老郑微微一笑,得意起来,突然手机响了,是女儿打来的电话,他掏出手机正准备接听,猛然发现,手机上的时间跟银行挂钟并不一样,自己的新式智能手机是自动联网获取时间的,绝对不会错,倒是银行的电子挂钟慢了1分钟,而老人把自己的手表调成了银行挂钟的时间,也就是说,老人的手表是慢了1分钟的。

手机还在响,但老郑已经无暇去接听女儿的电话了,他飞快的思考着。也就是说,真实的事发时间是要比石英手表上的时间早1分钟的。真实的事发时间不是0时1分45秒,而是0时0分45秒,既然0时1分45秒时机动车道上是红灯的话,那么0时0分45秒应该是绿灯。

欧锋锋虽然做的是伪证,但推断的时间却是正确的。而且这样与穆念念所说的下车后看见绿灯变红的证词也是吻合的。甚至杨康康所说的他觉得开车过来后时间上红灯应该会变成绿灯也合情合理了。

这样即使杨康康存在超速的事实,闯红灯的老教授也会承担相当的责任,可是为什么呢?他的性格不应该是循规蹈矩的吗?老郑回想来老人儿媳说老人特别溺爱自己的孙子,如果孙子闹着要吃冰激凌,于是老人在半夜赶来这处24小时营业的超市购买冰激凌,老人的家并不近,天气越来越热了,在回去的路上一定会担心冰激凌融化,那个时间又是四下无人的夜间,就算人行道上是红灯,如果着急,再循规蹈矩的人也会冒险一试吧。

不知不觉,电话的铃声已经结束了,但老郑已经没有力气给女儿打回去了。

“先生,您需要帮忙吗?”一名超市女服务员走过来问道。

“嗯?”老郑这才从自己的思维中完全清醒过来,“谢谢,不用。”声音小的连老郑自己都听不见。

老郑心事重重地结完帐快步走出超市,喝了一口刚买凉茶,好冰,出乎意料的凉啊。

更新于 13小时前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www.zunv.cn/tree/12464.html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