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民俗文化

上海立冬有什么习俗 立冬的饮食习俗

上海立冬有什么习俗吗?立冬时节的上海人有什么特殊的活动吗?随着网络科技的发达,我们越来越在各种手机软件上交流,分享自己的生活。我们也会知道不同地方的人对于节日的庆祝方式是如何的。那么立冬时节的上海人有什么特殊的活动吗?  上海立冬的习俗有哪些
  吃团子

  上海立冬一大习俗就是吃团子。团子是长江流域的著名小吃,有白团子和青团子两种。团子是圆球状,寓意团团圆圆,它与北方的元宵像似,又比元宵的个头大,一个饭量大的成年人,吃上三个就肚儿圆了。立冬时节恰逢秋粮上市,用新粮食做成的团子特别好吃。团子的馅有豆沙的、萝卜的、猪油的,尤其是用酱油做成的馅味道特别好。
  团子和包子结构一样,外层是糯米江,里层是各种不同的馅。团子的馅料丰富:肉、豆腐干、榨菜、大蒜、姜、香葱,藕、梅干菜、辣椒把它们剁成细丁细粒,调味后放锅里炒熟,并放上盐等调味品,冷却后开始用沥干的糯米浆包团子。  吃汤圆
  吃汤圆是立冬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而上海南方,冬属至吃汤圆。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圆,他们在家宴上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子,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  吃三薯
  立冬又是蔬菜的淡季,因此,往往一个冬季过后,人体出现维生素不足,如缺乏维生素C,并因此导致人发生口腔溃疡、牙根肿痛、出血、大便秘结等症状。那么人们可适当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它们均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还有维生素A,红心甘薯还含较多的胡萝卜素。
  热粥暖胃
  冬季喝热粥也是养生的一个好选择。如吃腊八粥有助于增加热量和营养功能。小麦粥有养心除烦的作用、芝麻粥可益精养阴、萝卜粥可消食化痰、胡桃粥可养阴固精、茯苓粥可健脾养胃、大枣粥可益气养阴等等。

更新于 13小时前

本文固定链接 https://www.zunv.cn/tree/18002.html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