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圆是我国的传统美食之一,每到春节、元宵节等节日的时候,能在大多数人的餐桌上看到汤圆的身影。但因为每个地方的风俗不一样,所以汤圆的内馅、外表都会有所差别。那么对于合肥人来说,冬至吃的汤圆长什么样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问:合肥冬至吃的汤圆长啥样?
答:在安徽一带,一般在晚上就会吃汤圆了。而这道另类的汤圆就叫做醪糟汤圆,所谓的醪糟就是用来酿制米酒的酒糯米了,带有一股浓浓的酒味,吃起来还有糯米的甜味。所以它又有个名字,被称为酒酿圆子。
冬至南方吃汤圆的由来
南方地区民谚云:冬节大如年、与过年一样,冬至也是个团圆的日子。和家人一起吃汤圆,象征圆圆满满。
吃汤圆在明、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在冬至这天,要作粉圆或粉糯米为丸。这些在史料上也有正式的记载,称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围吃汤圆,叫做添岁。所以,冬至吃汤圆,古而有之。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在吃冬至圆之前,在门窗桌柜床灯的后面,都要粘一个冬至圆,人们把这称为耗晌,然后要等到送灶以后才能烤食。如果这时家里有孕妇的话,冬至圆发了,就会生男,否则就会生女。吃冬至圆时入口必须成双成对,以求吉利。吃到最后只剩两粒,就预示着已婚的人将会万事如意,如果只剩下一颗,那么就预示着单身未婚者将会凡事顺利。还有些家庭在傍晚,有用应时的果品、三牲拜神祭祖的习惯。也有在这一天晒冬米的,就是把白米用水洗过,在这天的阳光下曝晒后收藏起来,留给日后有病的人煮粥吃,以求病人早些康复。
不管是北方冬至吃饺子也好,还是南方冬至吃汤圆也好,都是我们代代相传下来的传统,都寄托着家人之间的关怀,都有着美好的寓意,都是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